阅读:865回复:0
关爱空巢老人,从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开始
近年来,我国数字化在各领域蓬勃发展,新技术层出不穷,数字经济形势大好令人憧憬。但反观老龄群体,随着数字生活场景不断扩大,带给他们的却是无力和苦恼。“数字鸿沟”阻拦在前,老龄群体“寸步难行”在后。 在数字经济、智能化社会建设不断深化过程中,部分群体,如老年人、教育程度较低群体、低收入群体无法及时适应这种社会运行方式的变化,导致其生产、生活便利度下降,带来了精神、就业、收入等方面的压力,进而产生一种“被时代和社会抛弃”的负向认知,这种由于数字经济发展引发的“挤出”现象便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“数字鸿沟”。
据预测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,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或将突破3亿。但同时,互联网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日益提高,呈现全场景应用及快速迭代特征,加剧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困难与挑战。 为此,如何推动老年人数字化发展,消除“数字鸿沟”成了现阶段的一大问题。 据媒体报道,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为每位空巢老人配备一张可随身携带的“身份卡”,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实施救助的建议,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。这样的“身份卡”其实早就应该存在。从需求的“早该”落差到现实的“无奈”,也提醒我们关注空巢老人养老体系尚存的短板与不足。 当前,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帮扶存在着地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。在社区网格化管理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,养老服务体系较为完善,对空巢老人建档、走访、就医、慰问等工作落实得较为到位。 而放眼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乡村,大部分空巢老人亟需的社会支撑却非常薄弱。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年轻人口加剧向大中型城市流动,二三线城镇和乡村人口结构出现断层式空心化趋势,而社区服务又未能及时补位,“居家养老”在很多情况下等同于“自力更生”,这部分空巢老人人数极大,抵御意外风险能力较差。 “身份卡”的重大意义,不仅在于这是张身份卡,还是空巢老人们无人可依时的“兜底卡”。 当然,除了“身份卡”外,还应该有其他的措施促进老年人的数字化发展,刷脸支付或者也能成为消除“数字鸿沟”的切入点。刷脸支付无需手机等媒介,老人也无需用手机进行一系列繁琐的支付设置,即使忘记密码,手机没电也不用担心,因为刷脸支付凭借一张“脸”便可以完成付款。一般的超市便利店也会有专人在旁边指导操作,刷脸支付操作简单,即使是年迈的老人,在使用过一次后之后便能自己独立进行刷脸支付。 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,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“数字鸿沟”问题的长效机制,让老年人在信数字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应当成为如今社会发展的重点要点。 “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,到时候我们也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,所以请善待老人。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