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:701回复:0
奉献不止 学雷锋的路上他走了50多年李咸老人在给孩子们讲故事。 四川文明网南充讯(曾明辉)家住顺庆区和平路的李咸老人已经85岁高龄,从1963年开始,老人坚持学雷锋,做好事。几十年来,他为人代写书信,调解纠纷,给学生讲雷锋故事,资助贫困学子,组建老年学雷锋小组等等,成为一名“不老雷锋”。 全心投入 全民学习雷锋的热潮 1963年,全民学雷锋的热潮高涨。时年31岁的李咸,当时在西充县糖业烟酒公司工作。 李咸讲到,1967年前后,西充特别缺糖,缺红糖也缺白糖。医院里的产妇、婴儿,每人每周100克糖都达不到,但糖酒公司又无糖可售。公司开会,问谁愿意去外省运糖,都不愿意,担心既买不回来糖还出其他岔子。 “我主动说,我去。”李咸说,产妇、病人都需要糖,他必须去,“雷锋说,有困难就要上,不能退缩畏惧。”李咸这一去,就是近一个月。最终,从广西和云南调到了30吨糖,再一路辗转。火车、汽车、货船等交通工具都用上了。 李咸回忆,当30吨糖运到西充时,全城都沸腾了。 最大遗憾 儿子患病不在身边耽搁了病情 上世纪80年代初,为给厂里的酒打开销路,李咸常带队全国各地奔走,一去就是几个月。有一次去西北,妻子发电报说儿子生病了,希望他赶紧回来。由于此行的任务尚未完成,李咸让妻子先照顾好孩子,直到20多天后才回到西充。 李咸的这趟西北之行,耽误了孩子送医的最佳时间,正在读高中的花季男孩患上了重病,说起此事,李咸眼中泛起了泪花。 “儿子常年靠吃药来稳定病情。妻子也病多,糖尿病,风湿病,心血管病集于一身,有时弯下腰拿个东西,都会晕倒。”李咸说,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仍力所能及地践行雷锋精神,将节衣缩食所剩的微薄收入,寄给家境困难的学生。 “我儿子的不幸是我最大的遗憾,为弥补遗憾,我只有更多地帮助他人,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,让世间少一点痛苦,让孩子茁壮成长。”李咸说。 发挥余热 成立“老年学雷锋小组” 李咸退休后,开启了学雷锋的又一次“长征”。 1996年3月5日,在学雷锋纪念日当天,李咸做了一件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“傻事”———搬上家里的桌椅,来到西充县城人口稠密的东门桥。桌上放置纸笔,桌边立一牌子,上书“学雷锋免费服务”几个大字。 “西充真的出现活雷锋了!”经群众口口相传,来找李咸代写书信和政策咨询、法律咨询、化解家庭矛盾的人越来越多。而李咸每到逢场天,都必定出现在东门桥,竭尽所能地为群众服务。 渐渐地,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了,就发展队员,筹备成立“老年学雷锋小组”,鼎盛时期,成员一度达到84人。 继续前行 他又组建了“学习雷锋服务队” 2003年9月,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西充老年学雷锋小组组长的他,又组建了“学习雷锋服务队”,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。先后印刷了4万余张雷锋劝学卡片和《致高三毕业同学的一封信》等精美宣传单,购买了励志书籍300余册,去到全县30余所中小学校宣讲雷锋故事,鼓励孩子们学雷锋、做好事,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。 2007年9月,李咸又联合一批离退休干部,筹建了“离退休康乐园”,先后开展了保健、文娱、竞赛、调研献策、宣传雷锋文化、关心下一代等活动80余场。 为更好弘扬雷锋精神,李咸又萌发了筹建雷锋书屋的想法。今年3月,李咸不顾高龄,亲赴成都的各大书城,选购与雷锋相关的书籍。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雷锋书屋已有藏书1000余册,其中许多是与雷锋相关的珍贵书籍,均可免费提供给市民和学生阅读。 学习雷锋,助人为乐,李咸坚持了半个多世纪。对于以后的规划,这位耄耋老人只说了一句话:“像雷锋那样,生命不息,奉献不止。” |
|